• 欢迎光临甘氏宗亲文化发展协会玉林总会网站!
关注我们:

玉林贵港甘氏宗亲网

手机  
密码      忘记密码?
  注册
​​ 当前位置:
大江东去,浪淘尽。千古风流人物,还看甘宁公。
来源:江西省奉新甘汝来文化研究会 | 作者: 甘 树 含 | 发布时间: 2020-03-26 | 69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公姓甘氏,讳宁,字兴霸。三国时东吴大将,屡建战功,215年封为西陵太守(西陵辖今黄石阳新一带),史称折冲(常胜)将军。

  追溯其木本水源,战国中期有甘茂,楚国下蔡人。曾就学于史举,学百家之见,秦初置设相,甘茂为右相。战国期有甘罗,甘茂之孙,著名少年政治家,十二岁出使赵国,后封甘罗以为上卿。甘宁公之父甘定公,故里为丹阳郡。定公曾任苍梧郡(今广西梧州)太守。

甘宁公年少豪侠仗义,勇猛有计略,轻财敬士,厚养健儿,亦乐为用命。三国时初投刘表、黄祖,黄祖以凡人“不见进用之名,未受重用。建安十三年(208),甘宁公率部投奔吴主孙权,公勇敢坚毅、足智多谋、器重人才、轻财好施、关心部属、大太夫也。开始建功立业:宁公破黄祖,居楚关;攻曹仁,取夷陵;镇益阳,拒关羽;守西陵,获朱光;百骑袭曹营。其勇猛刚强,忠心耿耿,智勇双全,战功显赫,吴主赏识。孙权赞之为:“孟德(指曹操)有张辽(魏国大将),孤有甘兴霸,足可敌矣!宁公在一次次战役中,体现的是图强之气、大度之气、实力之气、胆大豪气、人格之气、信仰之气、精神之气。被吴主孙权赞颂,封宁公为西陵太守、折冲将军。

今章山故城的下陈遗址,是黄石市人民政府1966年9月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那里有甘宁府、军营和铸造兵器冶练铜制品等遗迹。宁公勇而有谋,文武双全的"仁、义、勇、智、信、灵"走进了千家万户身边的烟火生活,被陈寿盛赞为"江表之虎臣"。建安二十五年(220),甘宁公从孙权攻合肥,吴军失利,宁公与其他将领兵士死保孙权,负重伤,终于年久征战积创而疾,逝世于富池拨箭。当地百姓感其惠爱如泽恩,忠魂厚葬于富池,立庙敬祭。彰显了甘宁公护国佑民之神迹,其一生安得猛士合守四方“受地于先主愿终守至。宁公其大道无垠的高贵品格,十分符合兴霸俩字。

  宁公一生,遇摧折而皆蒙圣主知,累获官方封赐,名在其列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,被封为“褒国公,宋神宗元丰五年(1082),又封为“褒国灵封公,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,赐庙名为昭勇祠,宋显和五年(1123),再封赐武惠王,自此,宁公晋爵为王。南宋建炎二年(1128),获封“武惠昭毅王,两年后,宋高宗赐封“昭毅武惠显灵王”,同时宁公妻子被封为夫人,儿亦封侯。宋绍兴二十一年(1151),宋高宗再封宁公为“昭毅武惠遗爱灵显王

  甘宁公获取历代朝廷的封赠,逮之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,历代皇朝皆有封旌,由“将军“到“候",由“候"为“王”,册封吴王。成为守护一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神,自然得到天下百姓的自发虔诚祭拜,自晋朝至今1800年而长久不衰的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“三月三“民俗文化活动节,则留下一笔重重的甘宁公这一传统优秀的文化!

  触摸历史,尊贤使然,感知历史,传承基因。 1800年的今天,作为甘宁公后裔,宁公文化宣传使者一一甘龙春董事长,睹宁公墓经历史沧桑,设施仍缺,屡议修复,缘资乏力薄,徒叹奈何。为进一步传承宁公所创造的传统美德及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,遂自筹资金,表其孝心,续建甘宁公墓,其增建石狮,香炉,螭首赑屃石碑等物。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!可敬!可赞!可颂!

   今日墓貌之庄严,宁公遗范长昭,无愧当今榜样,更是后代楷模。瞻仰宁公之风范,过其墓者,皆者敬佩,谓德泽悠远,弘扬正气。

  
大江东去,浪淘尽、千古风流人物,还看甘宁公。宁公已逝,浩气长存。极目远眺阳光照耀下的东去大江虽己远望,猛地回眸,远远的浮光跃金,隐隐送来的是甘宁公的江声浩荡!

 

樹含敬撰

 

庚子年农历三月三于耕读小院。

   13207751986、18677580046、18077069947

Copyright ©2004-2014 版权所有 © 玉林贵港甘氏宗亲网    未经许可   严禁复制

桂ICP备19006776号 All Rights Reserved   本网站开发设计者:  甘   勤      廖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