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并序本文略,详见家贫力学的进士及第之路一文)
为什么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皇帝一致认同甘汝来?
为什么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皇帝十分信任甘汝来?
为什么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皇帝如此欣赏并破格提拔甘汝来公?
甘汝来公从县令起家,官至吏部尚书(仍兼兵部尚书),从县令升至六部之卿。汝来公走的是正道,换言之,汝来公是靠自己的德能勤绩,其出类拔萃,才接连被提拔,甚至破格提升。雍正皇帝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:“怎么说是小臣,做官只任好歹,不论大小”。按雍正皇帝说法是,甘汝来是个好官!
甘汝来曾于1716年高中进士后,留京教习三年整,公在《亱枕上作》一诗中,留下了诤诤誓言:“腰折不曾沾五斗”。意思为我不为五斗米而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!“康熙五十七年(1718年)戊戍,公年三十五,可谓大器晚成。四月,汝来公在教习期满后,以御试一等第五名,补授直隶保定府涞水县令(正六品)。涞水县虽说是天子脚下,却是遍地荒古,地经三圈,民无恒产,杂派奇多,其杂赋是人丁正税(一钱)的五、六倍之多。公查丁册,大半为无糧穷民。公不得恻然曰:“何以堪此?”公在以民为本的理念下,迈开仕官生漄的第一步。“清丁册,严保甲,省杂派,清操俭,行赈济,恤民隐,修义学,行孝廉,除积弊,疲旧例……”特别是对颠倒黑白,循私枉法者,实施“虎前捋捋须,虎后摸屁股”,以柳木棍鞭四十,惩罚旗人王某某,打破了历任“刑不上旗人”之旧疾,其旗人犯法的强暴之风顿息。而这只是汝来公严谨执法的初试牛耳。其后严惩大老虎,则是“史胥摄服,盖历朝野而犹心悸者也”。
康熙五十八年(1719年)已亥十二月,有三等(正五品)侍卫毕里克随拜唐阿桑,格格思乾,带领家奴数十人,骑馬练鹰打猎。毕里克一行人扙着是康熙皇帝身边大员,窜至涞水县胡作非为,为所欲为。说是练鹰,其实是借春节来临之际,下至基层收捞孝敬费,谁知碰上了一个不懂眼的县令,硬是不理不踩。其时北方正是麦苗青青,生长之际。毕里克一行骑马放鹰逐狗,践踏麦田,可不管这是穷苦农民活命之糧,一路馳去,放眼麦苗倒踏,被踏良田数十顷。然百姓敢怒不敢言,致使民心惶恐,弃家奔逃外乡……。这伙人一直折腾至腊月十八,似乎不眷顾皇亲国戚和八旗子弟。只好转回涞水县城,强佔百姓住居所,还强令百姓好肉好酒招待,稍有怠慢者,便招来毒打,百姓莫敢奈何。有县民万廷荷,上有七、八十岁双亲,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儿,妻子重病卧床。毕里克和家奴竟驱赶万一家人,在这寒冬腊月、北风呼叫、大雪纷飞之际,万请求移至自家屋檐下躲避风寒,竟遭谩骂与恐吓,万据理力争,毕里克恼羞成怒,下令对万及家人缚捆殴打,在万及家人多处受伤、奄奄一息不省人事时,周围群众出来劝阻,毕里克仍挥手叫嚷:“打,给我往死里打,打死了丢狗吃……”。
老百姓只好峰拥来到涞水县衙状告毕里克及家奴。甘汝来公闻言,气得青筋暴出,未等发出传唤毕里克之言,其拜唐阿桑,格格思乾及毕里克一行人,却闯入县衙,反诬百姓。汝来公喝令:“给我拿下毕里克!”毕里克咆哮大言:“你一个小小县令胆大包天,奈何我哉?”公即抑扬顿挫厉声说:“抑强扶弱是我的风骨,为百姓伸张正义是担当,为皇上惩处罪人是我的天职!”毕里克扬言:“信不信,我把你的乌纱帽摘下”。汝来公直言:“可以。在摘帽之前,今天我必须将你拿下!”遂即拘毕里克等家奴。汝来公闯祸了,权贵们以汝来公违犯大清《条例》,通报保定府和直隶总督,未及奏,早有待卫亲军总管大尚额驸先已摺奏,康熙皇帝下令:“交部质审。”
恶人先告状,汝来公的官帽果然被摘下。公于春节时赴京,即由吏部、兵部和刑部会审,公堂上,汝来公既不气馁,反而气色不挠,字字句句,慷慨激昂。官场上还有道理可讲吗?为民除害,又有何罪?此案因六品县令拘捕五品待卫,实属罕见,三部会审无疑又蒙上了神秘色彩,惊动了朝野上下,更引起百姓关注。虽然公堂上百姓纷份血泪控告毕里克一行罪行,赞颂甘县令为民做主的大无畏气慨,公理真气壮:“今为天子爱百姓而已,宁肯令君辈鱼肉小民至此?”三部官员也无可奈何,对此案从各个角度表示失望与担心。无奈只能日推月延,杳无结局。涞水百姓源源不断徙步赴京看望仍受牢狱之災的县令,其情其景,也感动了看押牢役。“涞水民情之厚如此,是个好官啊!”官司久拖不结,日复一月,月复一年,至年终已近一年。三部官员议定:甘汝来一县令,擅自锁拿现职五品命官,拟革职。毕里克等罚银金。草草收场结案。
延至新年临近,康熙皇帝翻阅奏章,未阅涞水动态。召甘汝来上殿,公不言,康熙皇帝见状问及何故?汝来公道:“让我慢慢呈述,据《后汉书》记:董宣特征为洛阳令。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,因匿主家,吏不能得。及主出行,而以奴骖乘。宣于夏门亭候之,乃驻车叩马,以刀画地,大言数主之失,叱奴下车,因格杀之。主即还宫诉帝,帝大怒,召宣,欲箠杀之。宣叩头曰:“愿乞一言而死”。帝曰:“欲何言?”宣曰:“陛下圣德中兴,而纵奴杀良人,将何以理天下乎?臣不须箠,请得自杀!”即以头击楹,流血被面。帝令小黄门持之,使宣叩头谢主。宣不从,强使顿之,宣两手据地,终不肯俯。主曰:“文叔为白衣时,藏亡匿死,吏不敢至门。今为天子,威不能行一令乎?”帝笑曰:天子不与白衣同。”因敕强项令出。赐钱三十万,宣悉以班诸吏。由是搏击豪强,莫不震粟。京师号为“卧虎”,歌之曰:“桴鼓不呜董少平”。
康熙皇帝听完甘汝来一席话,不由得走下龙坛,来到汝来公旁,“臣使均是为国为民啊!”这就是话生生的“强项令”再现啊!对于一个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折腰的县令,什么话都是多余的,即颁旨:“知县甘汝来无罪,侍卫毕里克革职,余罚俸,钦此。”此后,汝来公强项令之名响遍朝野,更引起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皇帝的高度重视和关注,也为日后晋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公自然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一位名垂青史的“强项令!”一位以民为忧、体恤百姓、不畏权势、刚直不阿、持志不渝、不怕恐吓、不阿谀奉承、一心执法守正,蜚声朝野。当然会得到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皇帝的认同!信任!欣赏!并破格提拔!
甘 树 含
2019年7月26日于耕读小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