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除了与大自然灾害作抗争外,经历了无数次族系斗争,朝代更替、排斥异已的凶杀之斗。造成某些民族人口急剧下降,甚至灭绝。有史料证实,甘人之族在古代有过三次大难。
第一次,炎帝族古十八世彭公,尊为上卿。在炎黄更替之斗时,被排斥退出中原到江淮间,彭公东投夷族,匿居灵城求存。
史料:《秘谱·古十八》云:“彭公,勤进公第三子,因出于彭地而名,号应龙,尊为彭祖.....为轩辕之师,进为大卿士,助轩辕灭親,寻涉炎黄之争,摘降巫首,随避险东徙匿夷灵城。”
第二次,夏朝初,黄帝族与夷族斗争中,甘人支持姻亲“有扈国”,反对夏启篡位,发生战争,战败后遭镇压。
第三次,周平王东迁洛阳,甘国被兼并成姬姓之国。在惠王封王子“少带”于甘地之后,对原甘人压迫加剧,甘人反抗均遭镇压。在此反“少带”拥护襄王的动荡中,甘人以万骨之骷的代价求得幸存,但终离别甘地故居,南迁而去成南蛮。
史料:《秘谱·先二十九》载:“钿公次子求公,护襄王奔郑赴晋,灭“带”顕功授廷尉。”又载:“泵公护襄战死于郑。”《秘谱·先三十》载:“囊公、染公护襄王战死于郑”等等。
甘人多次蒙难,人口大为减少,幸存者四散匿居,或东徙或南逃,有的隐姓改用他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