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欢迎光临甘氏宗亲文化发展协会玉林总会网站!
关注我们:

玉林贵港甘氏宗亲网

手机  
密码      忘记密码?
  注册
​​ 当前位置:
甘氏源流
来源: | 作者:甘氏宗亲文化发展协会玉林总会 | 发布时间: 2019-06-08 | 215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(桂平市:甘海吉摘录)

    中国姓氏起源,大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,远在夏商、周时代的原始部落氏族社会,古都落及帝王之族,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标志大多数取其远祖的发祥地、封地的地名,或取自封的官衔作为后代的标识而命姓,这就是姓氏的起源。

    甘氏之先,黄帝第十三子,名中,封于甘,子孙以国为氏。甘氏家族起源于甘国,在夏朝时期,甘国是诸侯国之一。在原始社会及封建王朝中,甘氏属于炎帝神农嫡系,特别是商、秦两朝,甘氏是一个文化层次高、人口众多、极为兴盛的部族,始创了巫术、巫医、巫教,可谓是华夏文化宗教,天文、历法、八卦学说,中医经脉理论的鼻祖。甘的君土家族在亡居各地,以原封国名为姓甘氏家族在史长河中除了与大自然灾害作抗争外,还经历了无数次族系斗争,尤其是朝代更迭,甘氏在古代遭三次驱杀大灾难后,致使人口大为减少,幸存者四散匿名。

      据传,始祖甘盘公,在出生前,曾有黄龙盘于室后,其母连续三夜梦见黄龙入室盘旋,吐紫气腾云而上待甘盘出生后,盘龙影梦飘然消失,故取名盘。甘盘在殷商中兴名主武丁,后来晋升为相辅佐武丁,治理国政,开亘古道学之宗,继尧、舜、禹、汤之统尊先为圣,功勋卓著,成为王师,徽祥甘氏。从此,甘姓氏族始昌,众尊盘公为甘氏始祖,号称“渤海堂”,后裔代代相传,人丁兴旺,屡建功勋,出现了甘龙、甘茂、甘罗等众多名臣,甘氏的发展至今已有4200多年,约178代,在人类社会发展中,发挥了重大作用。

    渤海与丹阳都是地名,古时成为郡,渤海郡位于松花江以南至河北、辽宁、山东三省渤海湾一带,渤海郡治在河北省沧县(今沧州市)史称甘人为渤海郡。丹阳郡治在宛陵(今安徽宣城)。甘氏以丹阳为始点,迁往南方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、浙江、台湾等省区繁衍后代。渤海和丹阳这两个地方是甘氏家族发展里程的驿站,是继甘国之后的发展圣地。尤其是“渤海堂”,一直成为甘氏的代名词,并有“万派朝宗渤海甘”之威名在民国前,大部分甘族人无论是在龛栅或门或斗笠帽子上,都刻写上“渤海”两个字,“渤海”代表着我就是姓甘。目前,甘氏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、广东、湖南、

湖北、江西、四川、重庆、江苏等省市,据2013年统计,在全国常见的200多个姓氏中,甘氏人口排在180位,列百家姓之一全国约有200多万人口,广西约有40多万人。

古语云:“乔乔之木必有其根,浩浩之水必有其源”。人乃万物之灵应胜反之义,赛羊跪乳之恩岂能不究源远流长之祖德之功?作为甘氏后裔,务必大力弘扬甘氏文化.振奋族人精神感恩祖德祈福和谐,家族兴旺,民富国强平时我们都说平南县武林凤公为始祖,这是在明朝初期,凤清公、朝公、凤文公兄弟三人联袂同迁广西,是从广东迁到广西繁衍发展的支系始祖。吾族支系(玉林、贵港、桂平、平南等县市区)始祖清公(号鸣岐)是江西南昌府奉新县(今南昌市奉新县)人,自宗迁居广州府顺德县甘竹村。在明朝初期学广西浔州府平南龚州,学期间,观感武林山清本秀鱼米之乡,遂定居新地村(今平南县武林镇新贤村)置业谋生,娶妻覃氏生三子,长子任载,次子容载,三子奥载。第三世祖圣轩公迁到桂平市沙坡心田村(今中沙镇心田村),其支系及分布己在:“功德册”中详细列出。目前圣轩公支系枝繁叶茂,人才辈出,已成为广西甘氏发展的一个大家族。吾族始源及发展如平南县六陈“甘氏宗祠”刻写的楹联:

 

 

 

   13207751986、18677580046、18077069947

Copyright ©2004-2014 版权所有 © 玉林贵港甘氏宗亲网    未经许可   严禁复制

桂ICP备19006776号 All Rights Reserved   本网站开发设计者:  甘   勤      廖微